主页 > 生活知识 >

徐悲鸿纪念馆

编辑:生活百科 2023-10-25 20:53 浏览: 来源:www.ywpnc.com
        徐悲鸿纪念馆有两处一处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另一处位于宜兴亦园内。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建立于1954年,它是由中国政府在徐悲鸿故居基础上建立的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该馆原址在北京市东城区东授禄街16号,周恩来总理亲书“悲鸿故居”匾额。1966年“文革”开始之后,原纪念馆被拆除。1973年,周总理指示重建新馆。宜兴徐悲鸿纪念馆,1988年10月26日开馆。
1912年,徐悲鸿17岁时父母为他娶亲,虽然他不满这门婚事但也被迫结婚生子。后来孩子夭折。
1914年,徐悲鸿父亲病故,他在宜兴女子学校任教,并认识了蒋碧薇。
1917年,徐悲鸿与年仅18岁的蒋碧薇私奔一起去了日本。后回国任教。
1919年,与蒋碧薇一起去法国留学。1925年回国任教。1930年,年仅17岁的孙多慈出现在徐悲鸿的生活里。
1934年,徐悲鸿与蒋碧薇感情出现危机,后分居。
1938年,孙多慈的父亲极力反对女儿与徐悲鸿交往。两人分道扬镳,徐悲鸿只身去了印度和新加坡,直至1942年才回国。
1945年,徐悲鸿与蒋碧薇离婚。与年仅22岁的廖静文结婚。
1953年,在廖静文嫁给比自己大28岁的老师之后,生一儿一女,一直陪伴徐悲鸿直到他去世(脑溢血),结婚共7年。
第一展厅纪念馆与故居
一层复制徐悲鸿在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北京火车站的东侧)故居样貌。收藏徐悲鸿画作、书法1100余幅,古代、现代书画1000余幅,中外美术书籍、碑帖、图片万余件。
第二展厅 主题性绘画创作作品,及留欧期间的作品,人物画为主。
针对丧失写生能力之通病,提出“师造化,夺天工”的艺术主张,以人物巨构为起步,克服当时中国画中不见人之活动的最大缺憾。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如《愚公移山》,捕捉本质、见识高深如《九方皋》,勇往直前如《国殇》,独处幽深如《日暮倚修竹》。
第三展厅致广大 尽精微  中晚期代表作品及生平图片。笔下的动物形神兼备,宛然如生。画马有一往无前之势,画猫则极尽娇敏颟顸之态。狮的威严,牛的敦厚,猪的浑噩,鹰的雄健,鹅的喧闹,均跃然纸上,清新自然,笔墨豪放,尽现造化之神奇。
1941年《奔马》右侧题“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之。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长沙二次会战为日寇所占,徐悲鸿连夜作画抒发忧国之情。
       山水画首创以光影加强氛围的全新手法,《漓江春雨》把水墨画的湮洇、渗透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大泼墨将鬼斧神工的山丘,若隐若现的村落,错落有致的树木笼罩在蒙蒙烟雨之中。除了近景上一叶扁舟的撑竿,画面几无线条,更无皴擦的痕迹,全以酣舞的大块墨色写物造形,堪称中国山水画中之大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