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揭示民族瑰宝的真实面貌
一直以来,易经都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文明的源头。许多人对其感到迷茫,认为它是深奥、神秘,甚至与封建迷信混淆在一起。本文旨在拨开迷雾,让大家了解易经的来龙去脉,认清其本质和本来面目,并探索其发展趋势。
一、揭开八卦的神秘面纱
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完成。伏羲发明了八卦,文王推演出64卦及卦名、卦辞、爻辞,而孔子则从哲学角度对易经进行解读,将其进化到理性、科学体系。
那么,伏羲是如何发现、发明八卦的呢?据传,伏羲长期观察天地万物后,归纳所得,制作为八卦符号。这些符号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元素。而太极、两仪、四象等概念则是易经中更深层次的概念,代表事物的不同方面和特性。
二、易经名字的由来及其演变
孔子时期的《周礼》记载了三种易经之法:《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历史上六十四卦至少有三种排列方式,但在《周易》出现之前,统称“易”。
《连山易》相传为伏羲和神农氏所创,以艮卦为首,反映人类依赖山林的时期。而《归藏易》则象征从山林转移到平原的过渡时期。随着考古挖掘和民间走访,这两部古本逐渐被发掘出来。通过对这两部古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易经的发展和演变。
三、易经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易经不仅仅是一部古老的典籍,更是智慧的结晶。通过对易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人生哲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易经在企业管理、决策分析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易经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归藏》的卦名与《周易》有所不同,例如《归藏》中的马徒、分等在《周易》中被称为随、豫等。六十四卦的内容也有所增加和改变。这本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它以归藏氏(即黄帝)的名字来命名。宋代的朱元异在他的《三易备遗》中记录了《中天归藏易》三卷,用天干地支纳音配合卦爻来预测吉凶。明代的《汉魏丛书》中的《归藏易爻卦八宫分宫取象歌》概述了归藏易的概要,其中列出了八卦的名称,如地、木、风等。
对于《周易》,它是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八卦不能完全反映事物的千变万化。文王,这位阅历丰富的一国之君,在狱中七年期间,总结了自己多年研究八卦的经验。出狱后,他在文武百官的协助下,将八卦重叠成64卦,并为它们起卦名、撰写卦辞和爻辞。这些卦名如乾、坤、屯等,共同构成了《易》中的八经卦。
当这些经卦两两重复排列时,就形成了六十四卦。到《周易》时代,人们更加重视宇宙天体的观念,认为天为大,因此文王的六十四卦以乾为首,并把乾放在西北位置,这反映了中国的地理特点和龙脉所在。
尽管近年来《连山易》和《归藏易》的版本陆续出现,但与《周易》相比,它们在理论上仍然显得粗糙,适用性也稍逊一筹。与其说它们早已失传,不如说是被后人所抛弃了。现在发现的《连山易》和《归藏易》主要限于专家们的研究和探讨。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学习了《周易》后,为其作易传。他从哲学角度对周易进行深入解读,将其占卜功能进化为理性科学体系,使周易的话语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最初的占卜人事、国运,扩展到观察、研究整个世界。孔子作易传之后,“易经”这一名词得以正式确立。
关于易经的诞生,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孔子及其后学对易经的逐步改造和解释。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指的是《周易》,而《传》即《易传》,也被称为《十翼》。经过孔子的解释和阐述,易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发生了转变。《周易》中的卦爻符号不仅是占卜的记号,更成为表征动态宇宙结构图式和穷理尽性、改造世界的工具。易经的核心理论是象数理占,其两大话语系统是术数和易理。
至于八卦的演变,虽然可以演变为64卦,但以后是否还能再次叠加成更多的卦呢?我认为没有必要。就像24个节气一样,不会再增加到48个。64卦的排列顺序和规律与人体遗传密码的完全吻合,揭示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
探索易经中的“象、数、理、占”:
在古老的易经文化中,深藏着天地万物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象、数、理、占”是易经中的四大核心要素,它们共同构建了易经的博大精深。
一、解读易经中的“象”
在易经中,“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着自然规律和天地万物的形象。从八卦的形状到卦辞和爻辞中描述的具体事物,都是“象”的体现。在两汉时期,易学家们从象数角度解释易经,强调了象在易经中的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衰落,北宋的陈抟重新振兴了象数学派,他创制了各种图式来解说易经的卦象爻辞。
二、探寻易经中的“数”
“数”在易经中,是以数学的模式来表示事物的变化规律和联系。它包括了各种象征性的数字,如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等。这些数字与卦象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易经的哲学体系。在易经中,“数”还代表着爻的属性、爻位顺序以及在占卜过程中的一种计算方法。
三、易经中的“理”:哲学与精神的层面
“理”是易经的哲学部分,也就是“道”学。它体现了古人看待万事万物的宇宙观、政治观和人生哲理。易经的理具有哲理性、科学性,是精神层面的财富。
四、易经中的“占”:预测与智慧
虽然“占”在象、数、理、占中排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易经的占卜不是唯一的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荀子曾说:“善易者不占。”意味着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推理,无需占卜也能预知结果。但占卜作为易经的一部分,仍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接下来,我们探讨易经的两大话语系统:《象数派》和《义理派》。象数学派注重卦象、卦变的研究,依其所理解的道理推断人事吉凶。而术数则是基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理论基础的一种预测方法。其中涉及到的概念包括盘式、符号、干支以及形式等。代表人物有战国时期的鬼谷子、汉代的孟喜、京房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象数与术数紧密相连,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孟喜等人创立的卦气、纳甲等学说,使象数学派得以形成。而郭璞则将风水学引入术数范畴,扩展了术数的含义。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是术数的核心理论,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五行学说不仅在方位上代表五种基本物质形态,还与中医五脏、音乐五音以及五种情绪相联系。天干地支学说则是古代历法的基础,同时也体现了岁时的变化。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易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历法、术数、风水和命理学中的重要元素。其影响深远,至今仍在许多领域有所应用。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的关系。天干地支不仅代表时间,更代表空间。其中,十天干包括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和壬癸水,分别代表不同的季节和方位;而十二地支则代表时辰、属相和月份等。
在《黄帝内经》中,十二地支还代表十二经络。天干地支这一独特的系统,展示了中国古代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
义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道德范畴,注重《易经》的卦名、卦辞和爻辞,以及卦象中所蕴含的意义和道理。易理则是客观变化前提下形成的规律,强调客观性质的变化。易理利用易经的生成过程,解释了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运用简单卦符系统,对宇宙万物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摹拟。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孔子等,以及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王安石等,都是易理(义理)派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思想体现了《易经》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关于宇宙根本规律的命题。
关于《易经》的起源,其起源扑朔迷离,充满神秘。从汉以后,《周易》开始分为“象数”和“义理”两条路线发展。“象数派”和“义理派”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易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其中,“象数”派注重易与卜之间的关系,而“义理”派则更注重易理的解释和应用。焦延寿的易学是真正的“卜易学”,他的《焦氏易林》是卜易学史上的巨著。汉易的最大特点是以象数为主,其逻辑体系与卜易紧密相连。而宋代的易图研究则是对《易经》理解的一种补充和深化。
《易经》及其相关理论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其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通过对天干地支、义理、“象数派”和“义理派”的源流等内容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儒家思想源于阴阳符号,构建了贯通天人的宏大哲学体系,进一步孕育出儒家的独特科学自然观与方法论。诸如阴阳互补原理、对称原则、变化理论、平衡思想以及感应学说等,均源于此。这些理念不仅淡化了《周易》中的神学色彩,而且推动了易学由简单的卜筮向理性和科学的方向迈进,展现了无比的价值与意义。
在探讨《易经》的解读时,人们常常将其分为两大派别:“象数派”和“义理派”。江湖派利用易经衍生出的众多占卜术来谋生,尽管显得通俗,但在大众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而学者派则专注于探索易经中的深层哲理,对预测日常生活琐事并不感兴趣。
中国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前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唐明邦,对易理和术数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他认为易学的文化价值包括学和术两个方面,而本质在于学而非术。尽管学和术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难以完全分开。数千年来,学与术并行发展,各自独立,无可争议。
关于象数之学,人们的看法褒贬不一。一些人认为象数学丰富了易经的内涵,与天地万物之理相符,具有实用性且科学;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象数背离了易经的原意,并非易学正宗,与哲学无关,甚至走上了“存象忘意”的歧途。尽管如此,象数之学在后世的热度有所消退,而义理派则逐渐崛起并发展至今。
义理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孔子,并经由商瞿子木传承。这一派别的解读方法被文人学者所传承,并统治易学长达二千年之久。义理派之所以一直占据易学正宗地位,是因为其引导后人从社会治理、社会心理学等角度出发解读易经,符合古代帝王的期望。义理派和象数派都不排斥象的概念,只是解读方式各有侧重。笔者认为,两派各有其优点,应相互携手,相辅相成,共同发扬光大。
世界著名哲学家荣格对易经的评价恰如其分:“谈到世界人类之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暂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而唯有中国的‘易经’,历久弥新,延续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这段评价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恰到好处。